近日,一则“《规范汉字表》即将出炉”的消息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。据专家介绍,该字表一经公布,我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必须从中选取,乱取名、取怪名的现象将得到遏制。昨日,成都市公安局治安防范人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,成都新生儿取名上户,一直遵照公安部相关规定,取名应使用规范汉字,“如果《规范汉字表》出台,自然会照此执行。”
个案:成都女孩用“A”取名
“《规范汉字表》出台后,公安机关在办理新生儿入户和换领二代身份证过程中,将减少很多麻烦。”武侯公安分局办证中心副主任张俊说,去年初,他们曾接待过一个在名字里取了个“A”字的女孩,女孩已10多岁,之前户口簿上的名字是用手写上去的,但在申办二代证的过程中,“某A”突然被公安机关告知其名字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,女孩的家长一怒之下找到公安机关理论,“但按照公安部的相关规定,我们也无能为力。”张俊说,后来,该女孩改了名字,但由于使用生僻字或不规范汉字引发的纠纷却远没有结束。不久前,一个叫“张鋻(音jian)”的市民找到武侯公安分局办证中心,要求换领二代证,办证民警在张鋻本人的提示下,在全拼输入法中翻了20多页才找到“鋻”字,张鋻告诉民警,自己的名字是长辈翻《康熙字典》取的,不仅让民警犯难,他每次告诉别人自己名字时,也要费很多唇舌,“这次,顺便就给我改了吧。”民警介绍说,张鋻后来把名字改成了通俗的张鉴,“但日常生活中,并不是所有市民都愿意配合改名。”张俊说,因为生僻姓名引发的纠纷,他们在换领二代证过程中,遇到了很多。
规范:字表可规范新生儿取名
今年初,被称为“中国姓名权第一案”的“赵C案”二审尘埃落定,关乎“公民姓名权”和公安部“内部规章”的争论被搬上台面,该案一审赵C胜诉,二审法院却调解赵C最终改名。《规范汉字表》出台后,“赵C案”真的就可以避免了吗?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唐军认为,如果《规范汉字表》真的能够限制新生儿取名范围,那么,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免类似“赵C案”的发生;但是否会因此引发新的“姓名权”争论还未有定数。不过,“新生儿取名的日趋规范和行政效能的提高和优化,这是事实。”
据报道,《规范汉字表》是在1988年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和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等过去已有规范的基础上整合修订而成的,计有8000余字。“以后新生儿取名,将只能在这8000字中选取。”《规范汉字表》目前已经完成了专家学术研究的工作,如无特殊情况,今年内大致能够面世。
而据公安部门统计,在换领二代身份证的过程中,使用目前通行的收字7.6万个的汉字国际编码,全国人口的姓名用字中竟还有大概8000个字找不到!专家研究,这约8000个字中,至少有一半是错字、别字。记者钟蓉
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
近日,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证实了《规范汉字表》即将出台的消息。此外,参与编制《规范汉字表》的相关官员及核心专家明确指出,此次《规范汉字表》不会恢复繁体字。
对于目前颇受大众关注的汉字“繁简之争”,《规范汉字表》后期研制专家小组成员、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原副所长董琨研究员指出,现在一些人提倡恢复繁体字,除少数也许不无炒作之嫌外,多数人愿望可嘉,但他们基本都不是专业人士,这种主张难免有些外行。
董琨表示,简化字早已有之,在元明清的小说等读本中都出现过很多简化的俗体字,民国政府1935年也公布过一个收字324个的简体字表,只是后来没有正式推行。从文字学研究角度,简化字的出现是符合文字演进规律的,我们不能将简化字的使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对立。社会文化生活对汉字发展提出了简化要求,这并不至于割断传统文化。况且,当今在书法艺术、学术研究等专门领域还是允许使用繁体字,决没有加以废除之举。此文来自《羊城晚报》
|